东汉至魏晋时期,南方与“山越”齐名的,还有所谓“宗部”,如果与朝廷发生对抗时,就被称为“宗贼”,这些宗部都是南方汉族中的强宗巨姓,祖先可能是先秦时期楚国和越国的贵族,在战国时期已经在南方形成强宗巨姓,这种宗族势力一直延续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大者有五六千家,各有宗帅。
葛洪《抱朴子·吴失》中讲到当时吴国境内的宗帅“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在南方广大的地区到处结寨自守,形成武装割据势力,并不在朝廷编户的管辖之内,《后汉书·刘表传》载:“诏书以表为荆州刺史,时江南宗贼大盛,宗党共为贼”,当时所说的江南主要是指现在的湖南和江西。《三国志·周鲂传》载:“鄱阳大帅彭绮作乱,攻没属城”。到了东晋时期都是如此, 《魏书·司马叡传》载:“巴、 蜀、蛮、獠、溪、俚、楚、越,鸟声禽呼,言语不同,猴蛇鱼鳖,嗜欲皆异。江山辽阔将数千里,叡羁縻而已,未能制服其民”。“未能制服其民”,就是说东晋政府实际上统治不了。现代汉族南方民系客家人的祖先可能就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部有关系,赣闽粤交界山区的客家人至今仍称其祖先神为帅,如赖公元帅、刘公元帅、张公元帅、田公元帅。
南方客家人的祖先,在明朝时期还是在赣闽粤山区到处游耕和结寨自守的化外之民,因为不服王化,明朝政府将他们称之为犭艾獠或犵家。明代曾经对客家人居住的地区进行过大规模的军事征剿,首先就从赣南开始。张宇初《岘泉集》“(洪武)二十年丁卯讨赣州赖寨,卜山盗平,是年复广东程乡、兴宁、长乐、义化诸寨”。隆庆时,广东惠、潮地区土著豪帅赖元爵、蓝一清据葫芦輋、大溪輋等七百余寨,“北连江赣,东接闽汀,延袤八百余里,巢穴四十余处,悬崖鸟道,狭路羊肠”,拥众数万人作乱,明朝政府调集南方四省土狼兵,苦战多年,方克平之(见《皇明修文备史·广东巢贼赖元爵、蓝一清诸酋列传 》)。这里所说的七百余寨,就是现在客家地区常见的土楼或围屋,“高者曰寨,平者曰围,或曰楼,或在山绝顶,或在隘口,一径微通,一夫可守(见屈大均《入永安县记》)”。
客家人、潮汕人的真正被纳入编户,很多实际上已经是在解放后了。清末太平天国的起义,其依靠的骨干力量是广西桂平山区的客家棚户,他们中很多人当时在山中伐薪烧炭为生,也是化外之民,杨秀清和萧朝贵就是这些烧炭佬的领袖。金田起义后,清朝的官书还称他们为苗民造反,视之为蛮夷,其实就是化外之民。
乾隆以后中国人口开始大爆炸,从赣闽粤山区炸出了无数客家人,不收人头税了,他们就从大山里走出来当编户齐民了,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也就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土客械斗,造成了中国南方数百万人口的死亡。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在《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一书中指出:“那些因各种原因不希望被统合为国家臣民的人一定会将自己置于国家的势力范围之外,或者在远离核心区的平原,或者在难于进入的山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一部分非国家臣民的人口从来没有被直接统合到国家的结构中,包括那些早已经在山上的人和那些逃避早期国家的人。”这一论断,也是符合中国古代汉族生存的真实情况的。
fang
03-27添加评论
2 赞
fang
03-27添加评论
1 赞
Miy
03-27添加评论
点赞
fang
03-27添加评论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