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第二层上游O-CTS3994(共祖于6450年前)的旁支O-MF125236则呈现明显的江浙特征;第三层旁支O-MF22947同样江浙高频,虽然有不少北上山东的;第四层上游O-CTS201,O-Z25518与O-CTS201的主支也是分离于此,CTS201的主脉FGC50590在江苏和山东的高频就不必我多说了。
综上所述,O-CTS201江淮起源可以定下来了。之前看到有人怼CTS201的朋友苗瑶马来,把O-M188等同于苗,甚至引申到马来作为自己歧视的靶子,这其实是很荒唐的。甚至O-M7的根部支系O-MF106687都是在华中,有江苏样本,按简洁性原则,M7与CTS201都是在江淮分化的。
甚至O-M7一直到Z25245层都是江淮,直到F1276才有南下迹象。为了明晰,把M7的主脉标出,旁支用括号:
O-M7(MF106687,华中)-Z25245(MF9858,江浙扩散至两广)-F1276(F1863,华南)-CTS6489(MF106428,两广)-F1275(独山古DNA,旁支MF12199,两广北扩)-Z25411(Y140772,山东)-Z25398(Z25400,两广)-Y37861(MF17697,湖南)-Y37855(MF36985)-FGC71370(MF193618,湖南)-N5(苗瑶)
据此可以说明O-M188的三大支中,O-CTS201属江淮支系,只有O-M7-F1276才与苗瑶挂钩。所以看清了吧,把O-M188等同于苗瑶是极其错误的。迫于篇幅所限,109044来不及分析,但可以剧透一下,MF109044大概率是万年北方老土著。
有了这些准备,最后谈谈我对O系的理解。先看O1,O1c样本太少共祖时间太短难以分析,O1a东部沿海高频。而早期连续性最好的O1b,P49日韩和中国东北高频,F2320广西多样性最好,所以O1应该是从中国东部海域古平原随海水淹没向西扩散的。O2同样如此,F742中F1055在福建,而共祖时间更早的F1150确在江淮;下一层L127.1的两个分支002611和F1876都是以安徽为中心扩散,再下一层M188已经分析过也是在江淮。综上所述,O2应以江淮或东部古平原为中心扩散。
龙家斌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