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次湖广填四川改变了巴蜀地区的居民结构。
元朝末年,出身于天完红巾军的湖北人明玉珍入蜀建立大夏国,随迁的乡亲父老有数十万。明代初年四川又有以麻城孝感乡为集散地的鄂东、江西等地的移民。
不过,对四川影响最大的当属清代康乾时期的大移民。据《蜀故》记载,这一阶段移民以湖南、广东福建(客家)、湖北、陕西、贵州等省人为多。这些移民很多已经融入四川的习俗,但是至今还有许多保留了家乡的方言,例如成都市金堂县就有约二三十万操宝佬倌话(指湖南邵阳的湘方言)等湘方言的居民,除此之外还有闽南语方言岛、永州话方言岛,而成都几乎所有区县都有粤东客家方言岛,以东山片区最集中。地方志对此的记载也比较丰富。同治年间《成都县志》载,移民“多粤东、湖广两省人”。道光《德阳县志》、光绪《新繁县乡土志》、民国《郫县志》《灌县志》《双流县志》《简阳县志》等各地地方志对移民来源地均有提及,移民以湖广、粤东(客家)居多,次为福建、江西、陕西、贵州等省。从《蜀故》记载看,湖南省移民数量可能最多。 而民国《金堂县续志》还给出了各省移民的具体比例:“楚省籍约占百分之三十七,粤省籍约占百分之二十八,闽省籍约占百分之十五,其余各省籍约占百分之二十。”
结合祖源,我们不免会想到很多有趣的话题。
例如:哪些支系可能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来自哪个省的可能性比较大?哪些支系比较像元代以前定居四川的土著?这些都可以做个推测。
目前的谱系大多只能区分到三四千年,在不远的将来,如果区分到1000年内,通过祖源寻根也成为可能。比如,一位湖南人和一位成都人有700年内父系同宗的关系,那么这位成都人祖上来自湖南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参考文献:
曹树基 (1997)中国移民史.第六卷. 福州 : 福建人民出版社, 77-102.
龚义龙(2009)前清“湖广填四川”迁蜀移民原籍考证. 岭南文史 , (4) :27-34.
-------------------
2018/5/14日更新
问:哪些支系可能是因为湖广填四川而在四川的比例大幅增加的?哪些支系比较像元代以前定居四川的土著?
-----------
因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规模达数百万,各个支系的比例应该是具备一定稳定性的。
因此,不妨认为,当某支系在湖广移民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当代四川人的比例时,这个支系可能是在湖广填四川时大量引入四川的。
当某支系在湖广移民中的比例与在四川人中的比例相当或差别不大时,我们认为这个支系可能在明清以前就在四川大量存在,湖广填川并没有明显改变该支系的比例,但不是说属于这些支系的四川人都不是湖广移民。
当某支系在湖广移民中的比例明显小于当代四川人中的比例时,我们推测该支系可能在宋元时期的四川人中比较集中,由于湖广移民并没有完全取代宋元时期的四川居民,因此这些支系被冲释后依然能表现出在四川的显著富集,只是富集程度比不上宋元时期。
基于此,我们统计了若干父系类型在填川移民主要来源地和在四川、重庆的比例,找出了若干最像四川土著和最不像四川土著的支系。
1、最像四川土著的支系
说明:最像四川土著的支系,并非说属于这些支系的四川人都是明清以前的土著,也不是说非这些支系的四川人都是明清移民,只是说,上表中的支系可能在明清以前的四川比较富集。
2、最不像四川土著的支系
(待定)
Ryan
点赞
SNPE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