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家族疑似的历史名人
字辈信息
本支万字辈,隔代单双字,溯源字辈不详。
始祖
朱万根(清朝中期)
始迁祖
朱万珍(清朝宣统年间)
1909年10月,清政府决定修建从张家口到绥远铁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担任张绥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他亲自确定铁路基本路线:由张家口经天镇、阳高往南抵达大同,再向北经得胜口出长城到丰镇,再向西到达绥远,全长344.5公里,分三个阶段推进,工期8年。但这条铁路的修建可谓一波三折。1911年10月,张绥铁路从张家口修至山西省阳高县时,辛亥革命爆发,国内局势动荡,加之由英国控制的京奉铁路余利停止划拨,京绥铁路被迫停工,直到1912年才复工,1914年3月张同段才完工通车。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罗文皂镇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环境优越,位于阳高县、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丰镇市三县交会处,汉族农业和蒙古游牧等各族人口数量较多,缺少配套商业服务,由于铁路张同段开通,朱氏开始经商,并在当地村中心购置自有商铺,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服务,后繁衍发展本支朱氏家族。分支家族从明朝长城军事烽火台七墩村迁徙太平堡村发展。
家族迁徙
朱万珍,清朝宣统年间,因1909年10月詹天佑主持修建张绥铁路,1911年10月,张绥铁路从张家口修至山西省阳高县时,辛亥革命爆发,国内局势动荡,加之由英国控制的京奉铁路余利停止划拨,京绥铁路被迫停工,直到1912年才复工,1914年3月张同段才完工通车。由于铁路开通,地理位置优越,朱氏开始经商贸易,在当地繁衍发展。迁入由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罗文皂镇七墩村经商嫁娶分支迁徙太平堡村。
先祖,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因由于战事,为解决地广人稀,运输困难,不便守卫。明朝洪武末期洪武25年(1392)8月,朱元璋遣以冯胜、傅友德为首的大批将领到山西的晋中、晋南地区抽调民丁往山西行都司置卫屯田,民户4丁(男丁)以上,抽1丁为军,12月底结束,共从山西约50多个县抽调16卫约9万余民丁。10月25日18岁代王朱桂移驻大同。洪武26年(1393)2月,阳和卫等17卫皆筑城,所抽9万余民丁被安置在新设17卫屯守。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先后发河南都司马官军34600余人和山西都司属卫马步官军2.66万人,往大同周边地区筑城屯田防靖虏。九月,又有新卫建立,这批新建卫所主要分布于今内蒙古南部、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代王朱桂增中、左、右、前、后五屯卫,立卫屯种。尽管这些军事移民大多是在山西境内移动,对山西人口总数量的影响并不大,但也正是这些移民,开启了山西移民潮的序幕。“移民空边”后随军因需转至山西前往晋蒙冀交界雁北边疆大同阳高罗文皂东北方长城峪口,明末清初后逐渐屯田正式转民,定居云门山南麓以原蒙晋交界处军事烽火台第七墩建村,其他各支做官、经商、求学、避难、婚姻、谋生等原因迁异地繁衍至今。迁入山西大同。
家族讨论
去社区查看更多讨论
写下你对家族的疑问或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