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O-MF14991,共祖时间为 3630 年前,推测为商周时期一支在中原地区有过人口爆发的大族。目前该类型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 0.14%,广泛分布在宁夏、山西、天津、黑龙江、河北、辽宁、山东等省份。
溯源分析
分布情况
目前,O-MF14991 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14%,广泛分布在宁夏、山西、天津、黑龙江、河北、辽宁、山东等省份。
通过对甲骨文、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分析,史家们多数认为殷商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分封制度,商王通过称册、奠置和作邑等环节分封了众多的同姓和异姓诸侯,也有一些诸侯是慑于军事压力转化而来。诸侯的爵称可能有:侯、伯、子、田、男、任、亚、妇等。
关于殷商时期的诸侯国和方国(夏商之际的部落或国家)数量各史家说法不一。其中岛邦男考证封国多达 285 个,钟柏生认为方国有 85 个,诸侯国和方国合计有 370 多个之多。一般认为,殷商时期的封国和方国主要分布在今河南及西北地区(陕西境内)。
目前,据已有分布情况不能确证 O-MF14991 类型具体属于中原地区的哪一支大族,留待后续探索。
家族详情
姓氏分布
目前,该类型男性人口中,张、王、李、隋、刘等姓氏占比较高。
现代商周中原大族(1)后裔的姓氏占比情况
10.63%
张
7.81%
王
7.50%
李
5.00%
隋
3.75%
杨
3.13%
刘
2.81%
陈
2.50%
周
2.19%
徐
人口分布
目前,该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14%,广泛分布在宁夏、山西、天津、黑龙江、河北、辽宁、山东等省份。
0.10%
0.20%
0.30%
0.39%
宁夏回族自治区
0.49%
黑龙江省
0.42%
山西省
0.38%
天津市
0.38%
辽宁省
0.30%
河北省
0.29%
陕西省
0.25%
山东省
0.24%
北京市
0.24%
河南省
0.23%
江苏省
0.20%
吉林省
0.18%
内蒙古自治区
0.16%
上海市
0.15%
浙江省
0.11%
四川省
0.11%
安徽省
0.10%
重庆市
0.08%
江西省
0.07%
湖南省
0.06%
贵州省
0.06%
甘肃省
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0.05%
湖北省
0.03%
福建省
0.03%
云南省
0.02%
广东省
0.00%
- 展开
社区讨论
查看更多
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