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辈信息
前20字为元末明初在贵州沿河毛田坪启用的老字派,后20字是迁涪州后清朝中后期续字派。原籍地毛田坪实行老字派循环使用。
始祖
何允(秦朝前期)
家谱载:我族系唐叔虞裔,食邑于韩,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灭,韩王安之次子允,隐居江淮,易姓何,其后居庐江分支,我祖迁福建莆田(军籍)。
始迁祖
何德坤、何理讫(叔侄)(北宋后期)
原籍陕西,北宋末,北有金夏之敌,南渡,又南有夷匪之患,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先祖奉皇命,往思古二州协田宣尉平蛮夷,胜利后落业思州思南。
家族迁徙
何智(始祖登化曾孙),唐朝中期,因何智众弟兄协郭子仪收复河东之地(约公元756-762年间),受赐智勇将军安陶公,驻守西宁卫。迁入陕西。
何万真,唐朝后期,因黄巢作乱,参与平叛(约公元878-887年间),受赐元帅职,仍驻西安。迁入西安。
何水浯(有谱记名永培,万真曾孙,袭元帅职),北宋前期,因松番隅(现四川松番县)苗蛮作乱,从西宁卫移驻成都驷马桥,防御盗寇。迁入成都。
何文广(谱中此故事称先人文广,但世系中无此名字,亦或是先祖何庆上一代,亦或是当时宗亲族贤),北宋后期,因宋神宗时(约1068-1085年间),西夏作乱,危害陕西,统兵镇守西安府西宁卫,世守其官。迁入(回驻)西安。
何理讫(何庆之孙),南宋前期,因宋徽钦二帝被金国所俘,南渡;又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古夷金魁(号金头和尚)作叛,危害黔地,图王霸业,攻破思州十八硐、古州十八处。时朝廷前有金夏之敌,后有夷匪之患,圣旨诏天下,“有能除患者,予以茅土之赐”。是时,吾祖理讫,智勇过人,代父职,携九男,同叔德坤,于驷马桥集训兵马,会同张杨安邵李冉谢朱覃十大姓,领总兵之职,统率杂姓能将数十员,奉命入黔,协思州宣尉田佑恭征讨夷贼。胜利后,受赐铁券加将军职,落业思州思南,其叔德坤受封思州府都坪司正土官(世袭),其五男士爵、四男功赏(后世称思南何氏九祖),顺土安居,袭受管业,其余各姓氏听调所任之处。现九祖后裔散居黔东北、渝东南、黔东南、黔南、湘西、渝西、湖北恩施、广西、云南、四川等地。迁入贵州东部思州思南。
何永祥(思南何氏九祖第三房),南宋前期,因入黔平蛮胜利,得业德江高山、沿河泉坝一带。迁入德江县高山至沿河县漆园坝(泉坝)一带。
何才进(谱记为永祥第四世孙,才进四兄弟被称“四舍人”),南宋后期,因约公元125?年,经谢子立引荐,往绍庆府(现重庆市彭水县)关支盐课,入住彭水诸佛岗。迁入重庆市彭水县。
何仲恩(才进之子)及子何光显,元朝后期,因仲恩祖在黄州旻感创业,结义杨思古,往思南田宣尉管城头,得业江西岸新地坝何家都,后与冉家谟调换江东岸地毛田坪等处。又因戊子年(公元1348年),陈道益侵犯新地坝,冉家谟杀占江东岸,光显祖与杨思古之子杨太忠结盟斗冉,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复得毛田坪、向家坝、王家沱等地。迁入贵州省沿河县。
何应弼(光显祖六世孙),明朝中期,因分家继承祖业地大蕨台。迁入沿河县甘溪镇(毛田坪)大吉台村。
何承道、何承先(应弼第五世孙),清朝中期,因约康熙后期(公元1720年左右),登衢祖逝世后,承(腾)字辈三兄弟,长房承阳留居原籍大吉台,二房承道和三房承先携母迁涪州东里二甲角邦寨四合头(现涪陵区武陵山乡角邦寨村)。之后承道一房在武隆区羊角镇山垭村发展,现后裔扩展至武隆羊角镇各村、武隆双河镇、武隆和顺镇、武隆白马镇、武隆县城、武隆江口镇、涪陵马武镇太和场、涪陵城区等地;承先一房在角邦寨发展,现后裔散居涪陵武陵山乡各村、涪陵白涛镇、涪陵城区、武隆白马镇、云南省临沧等地。迁入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乡角邦寨村。
家族资料
家族讨论
去社区查看更多讨论
写下你对家族的疑问或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