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
周族
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N-F710,共祖时间为约 3340 年前,是商朝中期爆发的大支系,推测为周王室及其上游宗支。此支系分支众多,后代男性人口占中国现代男性人口的 0.88% 左右,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等北方省份,是近 4000 年来中国人口较多的 10 大支系之一。
溯源分析
形成时间
通过推算,约 3340 年前,N-F710 支系拥有一位共同的男性祖先。据《西周史》(杨宽,2019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推论,在商朝中期,公刘创建了周族最早的国家。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历史年表,商朝中期即公元前 1300 年,距今 3320 年左右,这与 N-F710 支系爆发时间基本一致,故推测 N-F710 支系为周族王室。
在《诗经·大雅·緜》中,“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意为在周族初期出生的子孙如同瓜瓞一般绵绵不绝,也与推测结论相符。
细化研究发现,N-F710 下游 N-CTS1350、N-F1998 等分支有过人口快速连续爆发的历史,尤其是 N-F1998 支系,在大约 3040 年前有过强烈的人口爆发。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历史年表,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前 771 年),开国君主武王姬发,在位时间为公元前 1046 年—前 1043 年,距今约 3060 年,与 N-F1998 支系人口爆发时间大致吻合,由此推测 N-F1998 支系可能为西周王室,也间接证明 N-F710 为商朝周族。
分布情况
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N-F710 支系男性人口在中国现代男性人口中约占 0.88% ,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等中国北方省份。
根据史料记载,商朝周族是由姬姓的一个古老部族发展而来,在商朝是商的一个方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水、泾水流域。周族不断扩张,发动对周边部族的战争,至商纣王时,文王姬昌被册封为西伯侯,与鬼侯、鄂侯同为三公,西伯侯为西方诸侯之首,势力范围扩大至山西、甘肃、河南等地。
武王姬发克商,建立西周,推行分封制,同姓亲属分封各地,如管叔鲜封于管(今河南郑州)、蔡叔度封于蔡(今河南荥阳西北)、曹叔振铎封于曹(今山东定陶)等,巩固王朝统治的同时,也让周族广泛散布在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与 N-F710 支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省份基本一致。
0.47%
0.80%
1.12%
1.44%
山西省
1.76%
河南省
1.53%
天津市
1.47%
河北省
1.41%
陕西省
1.40%
甘肃省
1.35%
内蒙古自治区
1.29%
山东省
1.19%
北京市
1.16%
辽宁省
1.13%
福建省
1.12%
黑龙江省
1.10%
安徽省
0.92%
吉林省
0.84%
湖北省
0.81%
江苏省
0.80%
云南省
0.76%
浙江省
0.74%
台湾省
0.72%
宁夏回族自治区
0.69%
四川省
0.52%
贵州省
0.50%
湖南省
0.48%
重庆市
0.47%
广东省
0.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40%
上海市
0.39%
海南省
0.35%
江西省
0.35%
广西壮族自治区
0.20%
青海省
0.15%
- 展开
考古证据
根据吉林大学最新论文(Pengcheng Ma et al., 2021)研究,两例山西黎城西关西周墓地样本均为 N-F710,其中一例还能测出 N-F1998。
另外,在《长子西南呈西周墓地遗骸古DNA研究报告》中,7 例男性样本有 4 例测出 N-M128(N-F710 上游),其中包括 M18 大墓的墓主。据考古发掘者推测,西南呈墓地可能是西周中晚期黎国的墓地,M18 大墓的墓主可能就是黎国的国君。
黎国原是商纣的封国和支持者,商末时(武王八年),为毕公高所戡灭。武王分封各国时将黎封给了毕公高,毕公高派自己的别子为黎侯。
毕公高为文王之子,因此黎侯也为姬周之后,黎城西关西周墓地和长子西南呈西周墓地的样本也大概率属于周族后人,由此推测 N-F710 可能为商朝周族。
家族详情
家族情况介绍
商朝周族是由姬姓的一个古老部族发展而来,在商朝时是其的一个方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水、泾水流域。商朝周族不断扩张,发动对周边部族的战争,至周文王之时,势力范围扩大至山西、甘肃、河南等地。
公元前 11 世纪,周武王伐纣克商,建立西周。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前 771 年)王朝存续时间约 275 年,武王、成王、康王等十二位君王相继在位。
姓氏分布
该类型以王、张二姓占比最高,其余有李、陈、刘、杨、吴、赵等大姓。
现代商朝周族后裔的姓氏占比情况
9.71%
王
8.71%
张
5.70%
李
5.47%
陈
5.06%
刘
3.46%
杨
2.37%
高
2.05%
赵
1.96%
徐
分布情况
目前,该类型男性占中国男性人口的 0.88% 左右,由于长达千年的迁移,分散到了全国各地。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商朝周族男性后裔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如下图,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等北方省份。
0.47%
0.80%
1.12%
1.44%
山西省
1.76%
河南省
1.53%
天津市
1.47%
河北省
1.41%
陕西省
1.40%
甘肃省
1.35%
内蒙古自治区
1.29%
山东省
1.19%
北京市
1.16%
辽宁省
1.13%
福建省
1.12%
黑龙江省
1.10%
安徽省
0.92%
吉林省
0.84%
湖北省
0.81%
江苏省
0.80%
云南省
0.76%
浙江省
0.74%
台湾省
0.72%
宁夏回族自治区
0.69%
四川省
0.52%
贵州省
0.50%
湖南省
0.48%
重庆市
0.47%
广东省
0.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40%
上海市
0.39%
海南省
0.35%
江西省
0.35%
广西壮族自治区
0.20%
青海省
0.15%
- 展开
社区讨论
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 1.李学勤. 有关春秋史事的清华简五种综述[J]. 文物,2016(03):79-83+97.
- 2.Ma P, Yang X, Yan S, Li C, Gao S, Han B, Hou K, Robbeets M, Wei LH, Cui Y. Ancient Y-DNA with reconstructed phylogeny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of paternal haplogroup N1a2-F1360. J Genet Genomics.
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