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乃蛮
家族
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O-Y22279,共祖时间约为 640 年前,推测为哈萨克乃蛮部落的一个家族。该类型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 0.08%,约占中国哈萨克族人口的 32.78%,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
溯源分析
形成时间
根据推算,O-Y22279 共祖于约 640 年前。
十八世纪中叶,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后,统一了新疆,从而为西域多民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766 年,清政府敕令伊犁将军:「伊犁等处土地辽阔,人烟愈多愈善,哈萨克如不得游牧地方,或畏惧劫掠,情愿内附者,即行收留」。1767 年,清政府告知哈萨克中玉兹可汗阿布赉,「哈萨克牧民可以到伊犁等地游牧」。
迁到伊犁地区的主要是中玉兹乃蛮部的黑宰部落,以及大玉兹的阿勒班、素宛部落等;迁到塔城、阿勒泰地区的主要是中玉兹的克烈、乃蛮等部落。这样,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起,哈萨克族开始陆续迁到自己的祖先的故乡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游牧。
O-Y22279 共祖的时间与哈萨克族乃蛮部落迁徙到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游牧的时间接近,据此推测该类型可能为哈萨克族乃蛮部落的一个家族。
家族详情
家族情况介绍
哈萨克族是我国多民族的一个重要成员,也是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跨国民族。乃蛮部落是中玉兹的一个大部落,是居住在我国的哈萨克族中的一个主要部族。
其部主要分布在古谦河(今俄罗斯境内)到乌伦古河一带,东与克烈部相接,西连葛逻禄,南抵西辽。巴哈提等学者认为乃蛮部落应该是漠北回鹘文化的延续,不断地有札剌亦儿、克烈、篾儿乞惕等部汇入其中,逐渐壮大,最后形成了「有广大的牧地,有众多的人民,有丰富的牲畜」的大族,在十二至十三世纪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
乃蛮部落在西辽初期附属于西辽,十二世纪中叶又与金朝联系密切。乃蛮部落在太阳汗时期因为内部矛盾走向衰落,在屈出律时期,乃蛮同蒙古军队在巴达哈伤山地境内的撒里峡谷战败,屈出律被杀,乃蛮灭亡。余下的乃蛮人或归附于蒙古,或迁徙到阿拉湖、巴尔喀什湖、叶斯湖、锡尔河周围地区及乌鲁套山麓。
元朝时期,铁木真成吉思汗灭掉克烈部后,其疆域扩充到今天外蒙古的中部,并与乃蛮部接壤。十二世纪末,乃蛮首领太阳汗与篾儿乞惕部联合攻打成吉思汗,反被成吉思汗所杀,乃蛮部众四散逃离。后因协助蒙古击灭西辽有功,而留居在楚河流域和锡尔河流域的乃蛮人被编入蒙古军中。
十五世纪末,哈萨克人建立了哈萨克汗国,吸引了周邻大量游牧部落纷纷前来加入。随着汗国的壮大,至十六世纪后,一个有共同名称、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的哈萨克民族最终形成。
十六世纪末的哈萨克汗国时期,哈萨克人及其分布地区初步形成了三个部落联盟,即大、中、小玉兹三部。其中七河流域的大玉兹辖乌孙、康里、杜拉特、扎拉衣尔、阿勒班、素宛等部落;中部地区的中玉兹辖乃曼、克烈、阿尔根、克普恰克、弘吉刺惕、瓦克部落,小玉兹辖艾力木乌勒、哲得乌勒、巴衣乌勒等部落。
十八世纪中叶,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后,统一了新疆,从而为西域多民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766 年,清政府敕令伊犁将军准许哈萨克族游牧。1767 年,清政府告知哈萨克中玉兹可汗阿布赉,「哈萨克牧民可以到伊犁等地游牧」。
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起,哈萨克族乃蛮部落开始陆续迁到自己的祖先的故乡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游牧。
人口分布
该类型约占中国男性总人口的 0.08%,约占中国哈萨克族男性人口的 32.78%,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
0.90%
1.79%
2.68%
3.5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46%
陕西省
0.01%
社区讨论
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 1.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编写组. 《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3.
- 2.第八卷. 阿拉木图,1980. 《哈萨克百科全书》:
- 3.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哈萨克族简史》.
- 4.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 《哈萨克族简史简志合编》 1963.
- 5.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哈萨克族历史与文化》.
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