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
河南安徽慕氏家族
家族的遗传标记为 C-MF289669 ,
它的形成时间为 500 年前
家族介绍
集中于河南安徽等地的慕姓家族
家族起源
慕姓在唐代以前未见于史书记载,唐代的慕姓主要出现于东北的渤海国,有渤海国大将军慕施蒙、渤海国将军慕昌桂等。目前中国的慕姓可能主要由复姓演化而来,古代的复姓有慕容、慕利、慕舆等,皆出自鲜卑。其中以昌黎慕容氏最为出名,为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的皇族。后燕、南燕灭亡后,慕容氏仍有许多成员任职于北朝。代表人物有北魏征南大将军及上党公慕容白曜、东魏名将及尚书左仆射慕容绍、隋朝河内县开国公慕容三藏、唐朝汾州刺史慕容知晦、唐朝侍御史慕容知廉、唐朝礼部侍郎慕容珣、唐朝渝州刺史慕容损,等等。此外,隋唐以后又因改姓等原因衍生出许多其他慕容氏、慕氏家族。
河南焦作慕氏族谱记载:「始祖慕完(1269~1345),本姓慕容,字完夫,卫辉新乡人,累官侍御史。至其孙慕大户、慕大德,元末明初分别落户于焦作武陟南贾、温县慕庄二村。」本研究确定的家族或即对应上述慕氏家族。
另有资料称安徽蒙城慕氏,系道光年间平西副帅慕寻芳后裔,主要分布于楚村南北数里,未审其确否。
通过父系深度检测,可获得该家族共同祖先的年代、各地慕姓的谱系关系以及和其他C-Y106101姓氏的谱系关系。
溯源研究
研究进程
研究线索
研究目标
1. 中国慕氏家族一支的建族时间是什么时候?
2. 中国慕氏家族一支是从哪儿迁徙过来的?
3. 中国慕氏家族一支下游还分出了几个家族?
2. 中国慕氏家族一支是从哪儿迁徙过来的?
3. 中国慕氏家族一支下游还分出了几个家族?
研究方案
本研究需要至少 10 位属于此父系的非近亲关系的慕姓用户进行深度检测,同时需要若干此父系下的非慕姓成员共同参与研究。
研究进展
对 2 例该类型的河南及安徽的慕氏样本进行了深度检测。结果显示,2 例样本同属于下游支系 C-MF289669,共同祖先距今约 520 年。
结合姓氏显著性和谱系树,我们可初步确定 C-MF289669 即对应了一支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等地的慕氏家族。
本研究因检测样本有限,尚需更多用户参与「深度检测」,以使该家族的共祖时间和谱系树更精细准确。
创建者
23
23魔方祖源
家族讨论
去社区查看更多讨论
写下你对家族的疑问或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