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张氏
家族
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O-MF1200,共祖时间为 2000 年前,推测为吴郡张氏家族。该类型男性人口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 0.13%,第一大姓为张姓,主体分布于我国的江浙沪地区。
溯源分析
分布情况
将 O-MF1200 等价位点设计到芯片中做大范围的人群筛查,结果发现该类型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 0.13%,主体分布于我国的江浙沪地区,此外在广东、安徽、福建、河南等省市也有分布。
细分到地级市,该类型男性人口在浙江嘉兴、江苏苏州、江苏无锡、浙江湖州、上海等市占比较高,上述地市历史上均属吴郡地区管辖。
吴郡张氏为吴郡四姓(陆、顾、朱、张)之一,起源可能是张赞或张睦。在历史上,吴郡是以吴(苏州)、海盐、娄(昆山附近)、由拳(嘉兴)、富阳(富春)、海虞(常熟)为核心区域,并囊括周边数县的地区。据《文士传》「留侯七世孙张赞,字子卿,初居吴县相人里。」另有《吴郡图经续记·事志》「张良七世孙曰睦,字选公,为后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吴郡张氏皆其后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张赞、张睦为两兄弟,与张良同为一脉。
由于 O-MF1200 类型与张姓有很强的关联,且人口分布与吴郡张氏重合度较高,由此我们推测 O-MF1200 可能为吴郡张氏一族。
*西藏地区该类型检测样本较少,出现了数据失真的情况,随着后续检测样本的增加,数据会逐渐恢复正常。
0.25%
0.47%
0.70%
0.93%
上海市
1.16%
江苏省
0.57%
浙江省
0.50%
西藏自治区
0.25%
安徽省
0.22%
福建省
0.20%
辽宁省
0.19%
北京市
0.18%
黑龙江省
0.17%
甘肃省
0.17%
天津市
0.12%
广东省
0.11%
河南省
0.11%
内蒙古自治区
0.10%
吉林省
0.10%
江西省
0.07%
山东省
0.07%
贵州省
0.07%
河北省
0.06%
云南省
0.04%
陕西省
0.04%
山西省
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02%
湖北省
0.02%
- 展开
家族详情
家族情况介绍
吴郡张氏起源可能是张赞或张睦,大约在东汉初年迁居吴郡,孙吴时期为吴郡四姓(陆、顾、朱、张)之一。吴郡张氏臧否人物、激浊扬清的中正品行为人钦佩,加之其族重文辞,子弟多博通善辩之才,故而其家族十分兴盛。吴郡张氏一门,气节操守皆符合汉末清议士大夫的品行,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其家族自孙吴至隋唐历代都不乏知名人物,如孙吴的张温、张俨,西晋的张翰,东晋的张敞,南朝的张悦、张永、张裕、张绪、张充、张稷、张种,唐朝的张镒、张籍、张旭等,故而是江东本土名门世家的代表之一。
家族名人简介
张温张温
张温
193 年—230 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张温仕宦生涯虽短暂,但其清高有才名,是极具能力的奇才,先后官拜议郎、选曹尚书、太子太傅,并且以辅议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重修吴蜀之好,获得诸葛亮的信任,可谓成果斐然。但是张温锋芒毕露的性格和过于兴盛的名声,深为孙权忌惮,最终涉暨艳案而废死。
了解更多张永张永
张永
410 年—475 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刘宋名将。因其既有才能,所在每尽心力,同时好文善书,被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重用。终张永一生,掌军权他数次使持节,多年都督南兖青幽徐益诸军事;为地方大员,他屡屡出镇为太守、刺史;在朝中,先后担任过御史中丞、度支尚书、吏部尚书、右光禄大夫、侍中等职。元徽三年(475 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追赠侍中、右光禄大夫。
了解更多张畅张畅
张畅
408 年—457 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刘宋将领。初任吴郡主簿,元嘉年间,先后担任多位外镇诸王幕府的属官,随武陵王刘骏在彭城抵御北魏有功,得宋文帝嘉许,转任南谯王、荆州刺史刘义宣的司空府长史,兼南郡太守。
宋孝武帝即位后,征拜张畅入京任吏部尚书,封夷道县侯,食邑千户。张畅在刘义宣叛乱中,以机智保全自己,并且得到孝武帝重用,迁任侍中。大明元年(457 年),张畅病逝,时年五十岁。孝武帝给他追赠子爵,谥号为「宣」。
了解更多姓氏分布
目前,在该类型的男性人口中,张姓占 19.49%,为第一大姓。王姓、陈姓均占 7% 左右,其余有吴、陆、李、徐等姓。
现代吴郡张氏家族后裔的
姓氏占比情况19.49%
张
7.07%
王
6.64%
陈
3.21%
陆
2.57%
李
2.57%
吴
2.14%
徐
1.93%
朱
1.71%
顾
1.71%
蔡
1.71%
孙
1.50%
刘
1.50%
郭
1.50%
杨
1.28%
周
1.28%
曹
1.28%
肇
1.28%
钱
1.28%
董
1.07%
谢
1.07%
黄
1.07%
蒋
1.07%
潘
1.07%
赵
1.07%
何
0.86%
沈
0.86%
卢
0.86%
林
0.86%
马
0.86%
高
0.86%
汪
0.86%
范
0.86%
鲍
0.64%
金
0.64%
戴
0.64%
郑
0.64%
庄
0.64%
唐
0.64%
严
0.64%
苏
0.64%
俞
0.64%
丁
0.64%
于
0.64%
邢
0.43%
姚
0.43%
叶
0.43%
胡
0.43%
郝
0.43%
崔
0.43%
夏
0.43%
杜
0.43%
许
0.43%
施
0.43%
魏
0.43%
肖
0.43%
常
0.43%
姜
0.43%
毕
0.43%
冯
0.43%
钟
0.43%
汤
0.43%
石
0.21%
郁
0.21%
章
0.21%
陶
0.21%
闻
0.21%
仇
0.21%
龚
0.21%
喻
0.21%
单
0.21%
岳
0.21%
卞
0.21%
侯
0.21%
薛
0.21%
贝
0.21%
承
0.21%
孟
0.21%
茅
0.21%
卜
0.21%
温
0.21%
卫
0.21%
樊
0.21%
颜
0.21%
邱
0.21%
隋
0.21%
归
0.21%
邵
0.21%
凯
0.21%
左
0.21%
盛
0.21%
平
0.21%
鲁
0.21%
余
0.21%
宋
0.21%
傅
0.21%
任
0.21%
程
0.21%
奥
0.21%
圣
0.21%
邓
0.21%
雷
0.21%
阳
0.21%
秦
0.21%
洪
0.21%
爱新觉罗
0.21%
言
0.21%
仲
0.21%
方
0.21%
有
0.21%
偶
展开人口分布
该类型男性人口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 0.13%。主体分布于我国的江浙沪地区,此外在广东、安徽、福建、河南等省市也有分布。
0.25%
0.47%
0.70%
0.93%
上海市
1.16%
江苏省
0.57%
浙江省
0.50%
西藏自治区
0.25%
安徽省
0.22%
福建省
0.20%
辽宁省
0.19%
北京市
0.18%
黑龙江省
0.17%
甘肃省
0.17%
天津市
0.12%
广东省
0.11%
河南省
0.11%
内蒙古自治区
0.10%
吉林省
0.10%
江西省
0.07%
山东省
0.07%
贵州省
0.07%
河北省
0.06%
云南省
0.04%
陕西省
0.04%
山西省
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02%
湖北省
0.02%
- 展开
社区讨论
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 1.付义强. 六朝吴郡四姓之盛衰与嬗变[D]. 华中师范大学,2018.
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