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陵崔氏
家族
基因家族介绍
博陵崔氏家族,中古时期著名北方望族,家族基因标记为 O-Y82845,共祖时间约在 2180 年前。据统计,如今该家族后裔主要分布于我国豫北、冀南、晋东南等区域,大约占到全国男性人口的 0.05%。
溯源分析
现代博陵崔氏家族后裔的
姓氏占比情况27.27%
崔
6.82%
李
4.55%
朱
4.55%
程
3.41%
申
3.41%
张
3.41%
赵
2.27%
郑
2.27%
王
2.27%
黄
2.27%
常
2.27%
陈
2.27%
贾
2.27%
刘
2.27%
马
2.27%
魏
1.14%
田
1.14%
蒋
1.14%
弓
1.14%
尤
1.14%
平
1.14%
郭
1.14%
任
1.14%
班
1.14%
冯
1.14%
秦
1.14%
闫
1.14%
娄
1.14%
武
1.14%
康
1.14%
郝
1.14%
侯
1.14%
冷
1.14%
席
1.14%
窦
1.14%
余
1.14%
乔
1.14%
胡
1.14%
米
展开形成时间
通过计算得出,O-Y82845 的形成时间约在 2180 年前,对应到中国的西汉中期,这与侍御史崔朝或其父辈的生活时间大致相符。
崔朝是安平县人,而安平县初属涿郡,但因魏晋后长期属博陵郡管辖,故其族人多称「博陵安平」人,安平诸崔也被称为「博陵崔氏」。
分布情况
我们研究了 O-Y82845 如今的人口分布情况,发现该人群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其中以河北南部(邯郸)、河南北部(安阳、焦作、鹤壁)、山西东南部(晋城、长治)的区域最为聚集,说明该家族在历史上应该在这些地区有过较大发展。
唐朝以后,北方望族为谋求家族子弟的仕途发展,纷纷将家族从旧望迁徙至两京(西安、洛阳)一带。其中,博陵崔氏是从原籍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安平县)向西南方向的近两京地区迁徙,比如博陵崔氏大房下的土门崔家,家族先迁居于鹿泉县(今石家庄鹿泉区),后又迁徙至洛阳,成为唐朝中后期的「天下甲族」。
0.05%
0.09%
0.12%
0.16%
河北省
0.20%
河南省
0.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0.18%
山西省
0.14%
内蒙古自治区
0.14%
北京市
0.10%
陕西省
0.09%
吉林省
0.06%
黑龙江省
0.06%
江苏省
0.05%
甘肃省
0.04%
江西省
0.03%
湖北省
0.02%
湖南省
0.01%
山东省
0.01%
辽宁省
0.01%
四川省
0.01%
- 展开
家族详情
家族情况介绍
博陵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西汉时崔仲牟定居于涿郡安平县(今河北安平县) ,后世逐渐发展壮大,因安平县后属博陵郡,故其族人多被称为「博陵安平人」。
博陵崔氏从东汉起就名人辈出,崔骃、崔瑗、崔寔三代皆以文章闻名,崔寔玄孙崔洪以耿直有志气闻名,曾在晋朝担任吏部尚书、大司农等官职,崔洪曾孙崔懿为前燕秘书监,有八个儿子,后分为博陵大房、二房到六房,此六房与崔昂一支形成的博陵安平房,皆为博陵崔氏的显著支系。
隋唐时期,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望」,社会地位尊贵,宰相、名士等人物尤多。又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并称「崔卢」,在民间有极高的声望。
家族名人简介
崔瑗崔瑗
崔瑗
崔瑗(77 年—142 年),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
崔瑗是文学家崔骃之子,早年丧父,锐志好学,能全部继承父亲的学业,诸儒皆以他为宗师。起初,崔瑗兄崔章为人所杀,崔瑗因手刃报仇而潜逃在外,遇大赦才得以归家。年四十余,始为郡吏,因事触法而入狱,不久获释。后被举为茂才,迁汲县令,官至济北相,又遭光禄大夫杜乔弹劾,崔瑗上书辩白,最终免罪。
崔瑗工于书法,尤擅草书,与其师杜度并称为「崔杜」。文学方面,《后汉书》记载他撰写的各种文体五十七篇,亡佚颇多,今存者以收入《文选》卷五十六的《座右铭》最为有名。治学方面,曾与著名学者王符、窦章、马融、张衡等问学或交游,精通天文、历法、京房易学等,在狱中时还曾向精通礼学的狱管请教学习,可谓「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
了解更多崔寔崔寔
崔寔
崔寔字子真,小字元始,冀州安平县人。东汉大臣、农学家、文学家,文学家崔骃的孙子,书法家崔瑗的儿子。
元嘉元年(151年)起家郎官,上呈《政论》,历任议郎、大将军(梁冀)司马。出任五原太守、辽东太守,治理边疆,颇有惠政,累迁尚书。建宁三年(170年)去世。
著有《四民月令》,反映了东汉晚期世族地主庄园全年的家庭事务计划,对后世进行农事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更多崔洪崔洪
崔洪
崔洪字良伯,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尚书仆射崔赞之子。
出身博陵崔氏。清正严肃,耿直过人。历治书侍御史、尚书左丞、吏部尚书,后因杨骏案被罢黜。后来,再度被启用,出任大司农,卒于任上。
子崔廓,西晋散骑侍郎。 曾孙崔懿,后燕秘书监,北朝博陵六房崔氏始祖。
了解更多崔暹崔暹
崔暹
崔暹(?—559 年),字季伦,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北齐开国功臣。
崔暹出身博陵崔氏三房,起家定州咨议参军,后得东魏权臣高欢(北齐高祖)赞誉。高欢死后,其子高澄(北齐世宗)授为度支尚书,兼仆射,委以心腹重任。崔暹忧国如家,以天下为己任,且为人刚正不阿,因曾弹劾司马子如等权臣而反被诬告,遭流放。后查明无罪,复官太常卿,迁中书监。
天保十年(559 年),崔暹病逝,文宣帝抚灵而哭,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了解更多崔玄暐崔玄暐
崔玄暐
崔玄暐(639 年—706 年),本名崔晔,字玄暐,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唐朝宰相。
崔玄暐出身博陵崔氏大房。早年历任库部员外郎、天官郎中、凤阁舍人等职。武周长安三年(703 年)拜相,授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唐中宗神龙元年(705 年),崔玄暐联合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拥戴太子李显复辟。唐中宗登基后,拜为中书令,封博陵郡公。后因中宗听信武三思谗言而被明升暗降,晋爵博陵郡王,罢知政事,不久外放为检校益州长史。
神龙二年(706 年),崔玄暐被武三思诬陷,流放古州,不久病逝于流放途中,时年六十九岁。唐睿宗即位后,追复官爵,赐谥「文献」。开元六年(718 年),配享唐中宗庙廷,追赠太师。
了解更多现代博陵崔氏家族后裔的
姓氏占比情况27.27%
崔
6.82%
李
4.55%
朱
4.55%
程
3.41%
申
3.41%
张
3.41%
赵
2.27%
郑
2.27%
王
2.27%
黄
2.27%
常
2.27%
陈
2.27%
贾
2.27%
刘
2.27%
马
2.27%
魏
1.14%
田
1.14%
蒋
1.14%
弓
1.14%
尤
1.14%
平
1.14%
郭
1.14%
任
1.14%
班
1.14%
冯
1.14%
秦
1.14%
闫
1.14%
娄
1.14%
武
1.14%
康
1.14%
郝
1.14%
侯
1.14%
冷
1.14%
席
1.14%
窦
1.14%
余
1.14%
乔
1.14%
胡
1.14%
米
展开0.05%
0.09%
0.12%
0.16%
河北省
0.20%
河南省
0.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0.18%
山西省
0.14%
内蒙古自治区
0.14%
北京市
0.10%
陕西省
0.09%
吉林省
0.06%
黑龙江省
0.06%
江苏省
0.05%
甘肃省
0.04%
江西省
0.03%
湖北省
0.02%
湖南省
0.01%
山东省
0.01%
辽宁省
0.01%
四川省
0.01%
- 展开
社区讨论
查看更多
参与讨论 ......